close
軟體開發模型定義︰是軟體開發全部過程、活動和任務的架構框架。
 
1、瀑布模型內容及特點︰
      瀑布模型將軟體生存週期的各項活動規定為依固定順序連接的軟干階段工作,是一種線性模型。各階段活動為,提出系統需求、提出軟體需求、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營運。每個開發階段具有以下特徵,從上一階段接受本階段工作的對象作為輸入,對上述輸入實施本階段的活動,給出本階段的工作成果作為輸出傳入下一階段,對本階段工作進行評審,若本階段工作得到確認,則繼續下階段工作,否則返回前一階段甚至更前階段。瀑布模型最為突出的缺點是該模型缺乏靈活性。
 

2、快速原型模型內容及特點︰
      快速原型模型主要針對事先不能完整定義需求的軟體開發,其開發過程一般是首先快速建立一個能反映用戶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統,讓用戶試用,軟體開發人員根據用戶的回饋,實施開發的迭代過程,每一迭代過程均由需求、設計、編碼、測試、集成等階段組成,直到軟體開發結束。快速原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軟體開發活動的盲目性。

 

3、螺旋模型內容及特點︰
      它是在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基礎上,加入兩者所忽略的風險分析所建立的一種軟體開發模型。沿螺旋模型順時針方向,依次表達了四個方面的活動,製定計畫、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估。

 

4、增量模型內容︰
      在設計了軟體系統整體體系架構之后,首先完整的開發系統的一個初始子集,繼之,根據這一子集,建造一個更加精細的版本,如此不斷的進行系統的增量開發。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之間的聯繫︰相同點是這三個模型都分為多個階段,而瀑布模型一次完成軟體,快速原型模型分為多次完成,每次迭代完成軟體的一個部分,螺旋模型也分為多次完成,每次完成軟體的一個新原型,並考慮風險分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是 我 的頭像
    是 我

    是 我的部落格

    是 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